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主页>>
当前位置: 首页>>党史教育>>党史故事>>正文

党史故事系列之四│清贫的恽代英

2021-04-21  点击:[]


清贫的恽代英


恽代英出生于官宦之家,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31岁担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,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,是团中央机关刊物《中国青年》主编,党中央机关刊物《红旗》的编辑,周恩来称他是“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”。他一生为信仰奋斗,从不追求奢华,被誉为“党内甘地”、“现代墨子”

恽代英留给后人不多的照片中,服装仅有两种,灰布长衫和军装。他曾写道:“对于衣服,吾不喜华丽,每着丽服,心如有所不安……吾意将终不服绮罗。为衣,但取轻暖,适于卫生而已。”灰布长衫成为恽代英为崇高信仰清贫乐道的典型象征。

192011月,恽代英应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章伯钧的邀请,到该校任教务主任。宣城地处安徽省东南部,水运交通发达。师生们久闻恽代英大名,满怀兴奋前往码头迎接。他们在人群中搜寻西装革履、手提行李箱的恽代英,可左看右等,不见来人,眼看码头的旅客都走完了…谁知身着灰布长衫、脚蹬布鞋的恽代英早下了船,自己挑着行李一路打听走到了学校!可是,他过于“朴素”的装束和传闻中大名鼎鼎的恽代英相差甚远,以致于校工以为他是“脚夫”,不让他进校门。在宣城的时间里,“他房间里很简单,床上铺的被褥是布面的,书桌上只有几本中西文书籍。除了一副近视眼镜和一只手表,其它一无所有”。“一贫如洗”的恽代英薪资不少,但他把大部分收入拿去资助学生、宣传革命,自己仅留几元钱生活。1924年全国第六届学代会上,恽代英看到四川的张霁帆衣服单薄,立刻脱下大衣给他穿上,自己则到当铺里买了一件旧褂子御寒。

此后,恽代英又到川南师范学校、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执教。无论走到哪里,他都把自己的朴素作风和革命热情带到哪里。郭沫若曾说:四川青年受恽代英影响的“特别多”,从“四川那样的山坳里,远远跑到广东去投考黄埔军校的一些青年,恐怕十有九个是受了恽代英鼓舞的吧!”

19305月,恽代英在上海被捕,“留得豪情作楚囚”的他说:“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,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;我身上的磷,仅能做四盒洋火;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,我希望它燃烧起来,烧掉古老的中国,诞生一个新中国!”

1931429日,恽代英英勇就义,他的人生短暂、精彩而传奇。


上一条:党史故事系列之五│誓死守旗的小叶丹 下一条:党史故事系列之三│焚烧田契的彭湃

关闭

地址: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朝歌路中段 电话 0392-3329675  邮编:458030